深圳大学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所是依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校级科研机构,支撑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方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的共建。研究所创建于2023年5月,负责人是国家杰青、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朝红教授。研究所的定位为:(1)面向量子科学前沿,在量子调控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2)结合国家对量子精密测量的重大战略需求,发展量子传感和量子光电集成芯片的关键技术,服务量子传感器件产业的发展;(3)逐步成长为有广泛影响的科学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所理论与实验并举,围绕量子工程与人工量子体系、量子关联与新奇量子物态、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传感等主要研究方向,正在建设冷原子相干布居数囚禁、铷原子量子气体、热原子磁力计等实验平台。现有全职研究人员18人、校外研究人员6人、研究生15人,包括:教授3人(国家杰青李朝红教授、国家优青李俊教授和海外优青马进勇教授),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3人,专职副研究员2人,博士后6人,荣誉教授2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Yuri Kvishar院士和维也纳工业大学Joachim Burgdörfer 院士)等。研究所成员在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具有雄厚的学术积累,在《Rev. Mod. Phys.》、《Nature Physics》、《Phys. Rev. Lett.》、《Nature Communications》、《PRX Quantum》、《npj Quantum Inf.》、《Phys. Rev. A/B/E/Applied》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在研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重点、面上、青年、理论物理专款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广东省量子科学战略专项,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等二十余项,经费总预算五千余万元。
研究所源于李朝红教授创建的冷原子物理与量子精密测量研究组。2009年底,李朝红教授加盟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创建了冷原子物理与量子精密测量研究组。2015年11月,因学校发展需要,研究组整体调入中山大学新成立的物理与天文学院,改组为量子工程与精密测量实验室(团队)。2016年6月,实验室进入了理论与实验并举发展的新阶段。2019年6月,实验实现了铷原子的磁光阱。2021年4月,实验实现了铷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19年,李朝红教授以量子工程与精密测量实验室为核心, 联合其他团队,牵头申报广东省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并获立项建设,李朝红教授任创始主任,省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2022年,李朝红教授团队主要成员加盟深圳大学。2023年5月,深圳大学批准设立校级科研机构“深圳大学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所”,李朝红教授任所长。研究所依托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支撑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方向。2024年1月,研究所代表深圳大学与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研究所官网:https://quantum.szu.edu.cn/index.htm
Next: 量子精密测量研究所研究方向